新闻动态

2个月大登基,15个月大被罢黜,被关押22年:这个男人太惨了_罗维奇_叶卡捷琳娜_伊凡六世
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1:06    点击次数:143

1764年7月,在施吕塞尔堡要塞内,一名年轻囚犯惨遭杀害,这名囚犯正是被严密看守的伊凡六世。令人震惊的是,行凶的两名军官不仅未被追究法律责任,反而因“忠诚执行任务”而获得了晋升和丰厚的赏金。

追溯至1740年10月,年仅两个月大的伊凡六世依据安娜女皇的遗嘱继承皇位,而他的母亲安娜·利奥波多芙娜则被任命为摄政王,代为执掌政权。次年11月,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发动政变,推翻了幼主伊凡六世的统治。

尽管伊丽莎白加冕为女皇,她始终将伊凡视作潜在威胁。年仅两岁的伊凡被从父母身边强行带走,接着被列为秘密政治犯,辗转于一座又一座的监狱之中,最终被关押在戒备森严的施吕塞尔堡要塞。监狱中,他被编号为“1号犯人”,除了值班狱卒,任何人不得与他接触。

然而,伊凡的存在依然成为伊丽莎白的心头大患。在她二十年的统治生涯中,几乎未曾获得一夜安眠。彼得三世继位后,曾亲自前往施吕塞尔堡,计划释放伊凡并在军中给予他一职。然而,当彼得进入伊凡的牢房时,看到的却是一片凄凉景象:浑浊的空气中弥漫着霉味,地上仅有一块破旧草垫作为床铺。22岁的前皇帝衣衫褴褛,言语支离破碎,完全无法进行正常交流。

展开剩余71%

彼得虽留下了一件精美的真丝睡袍,并指示建造一间大房子以改善他的生活条件,然而很快便离开了。叶卡捷琳娜二世继位后,伊凡的存在依旧令她忧心忡忡。刚登基时,辅佐她夺权的奥洛夫兄弟获得重用和丰厚奖励,格里高利·奥洛夫甚至有意娶她为妻。然而,军中不少军官对此心存不满,爆发骚乱,甚至有人主张废黜叶卡捷琳娜,支持废帝伊凡复辟。

为了亲自确认伊凡的状况,叶卡捷琳娜曾亲自前往要塞探望。她的观察是,伊凡“已丧失了理性思维和正常的人类理解力”。尽管如此,伊凡仍是彼得大帝哥哥伊凡五世的直系后代,作为罗曼诺夫王朝嫡系,他的血统不可忽视。虽然目前看来他无力统治,但身体和精神仍存在一定恢复的可能。

为防患于未然,叶卡捷琳娜下令维持伊丽莎白时代对伊凡的严密监控。负责此事的尼基塔·帕宁甚至强化了狱卒们的职责:除非有女皇亲笔签署的书面命令,否则不得将伊凡移交给任何人。一旦发现营救企图,狱卒们被授权立即处决囚犯。

对叶卡捷琳娜而言,最理想的结果是伊凡能在关押期间自然死亡。为增加这一概率,帕宁指示狱卒若伊凡生病,拒绝给予医疗救助,只允许派遣神父为其做临终慰藉。为了严密监管伊凡,达尼罗·弗拉塞弗上尉和柳卡·切克金中尉被特别派驻,要塞指挥官与这两位军官是唯一能与伊凡接触的人。

1764年隆冬,一名名叫瓦西里·米罗维奇的年轻军官被派往施吕塞尔堡驻守。米罗维奇出身乌克兰贵族家庭,但家境已一落千丈。他的祖父曾支持反对沙皇的乌克兰哥萨克指挥官,因而家产被彼得大帝没收。米罗维奇自幼贫困,成年后沉迷赌博与酗酒,债台高筑,债主频频上门催讨。

他曾先后向议会和叶卡捷琳娜递交请愿,恳求归还家产,但均遭拒绝。满腹怨愤的他选择从军,随即被派往施吕塞尔堡,负责守卫城堡外围。通过打听,他得知“1号犯人”正是前沙皇伊凡六世,他联想到与自己年纪相仿的格里高利·奥洛夫,因协助叶卡捷琳娜登基而大权在握、财富丰厚,便萌生帮助伊凡复辟的念头。

不久,米罗维奇找到盟友阿珀龙·乌沙科夫,两人密谋趁叶卡捷琳娜巡行波罗的海诸省之际,伪造女皇手谕,将伊凡从牢中带出,秘密通过涅瓦河抵达圣彼得堡,随后控制军队,重新夺回皇位。

然而计划未能顺利进行。正当叶卡捷琳娜出发之际,乌沙科夫却神秘失踪。有人在斯摩梭斯克附近河岸边发现了他的尸体,死因成谜,无人知晓他是如何遇害的。

米罗维奇并未放弃,他再次召集士兵,劝说他们共同参与复辟大业。1764年7月4日深夜,米罗维奇带领新招募的战友发动行动,与城堡守军爆发激烈枪战,双方互射百余枪。米罗维奇见势不妙,调来大炮威慑,守军最终放弃抵抗。

他顺利冲进城堡,直奔伊凡牢房,但眼前景象令他痛心不已:伊凡已倒卧血泊之中,无一丝生机。原来,枪声响起时,守卫弗拉塞弗和切克金迅速将伊凡拖离床铺,挥剑连刺八刀,将他杀害。

米罗维奇跪倒在血泊中,抱起伊凡的遗体,泣不成声。伊凡从未见过米罗维奇,甚至不知其身份,却在这场复辟阴谋中,半梦半醒地死去了。

两个月后,米罗维奇被捕并被斩首处决。至于那两名杀害伊凡的军官,他们因“执行命令”而未被审判,反而因此获得了升迁和奖金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10方面32项重点工作!数字广州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发布
下一篇:美国零售数据来袭,美元能否再度逆袭?